2005年10月19日至21日,中国南亚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outh Asian Studies,CASAS)第七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昌平县召开。来自全国45个单位约80名最活跃的国内专家学者与会。南亚学会成立于1978年,是中国全国性的从事南亚研究的学术性团体。
本届年会选出了新一届理事会,孙培钧先生蝉联会长一职,名誉会长是季羡林先生。理事会还包括25名顾问、6名副会长、1名秘书长、7名副秘书长、以及常务理事和理事各25人和34人。理事会的年龄结构合理,成员在地域分布、工作单位、工作性质和研究领域等方面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成员的规模远大于上一届。这表明尽管面临资金困难、被边缘化等诸多挑战,南亚研究在我国学术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正逐渐得到认可。
季羡林先生专门为本届年会发来贺辞。来自北京、上海、四川、云南等地的代表还汇报了各自单位在过去一年中的工作情况和未来设想。外交部和中联部的官员还专门到会祝贺并做主旨发言。
在研讨会阶段,与会代表围绕“南亚地区与大国关系”、“南亚地区的局势变化”等主题进行务实而深入地讨论。随着南亚在我国外交视野中的地位逐年提升,有学者主张南亚学术界应明确我国在南亚的利益、南亚研究应与当今外交实践相互促进。目前的中国-南亚关系存在四个“不平衡”:(1)政经不平衡,经济关系比较落后;(2)朝野不平衡,民间交流较少;(3)双边与多边不平衡,多边场合的关系稍显落后;(4)对印度与对其他南亚国家的不平衡。
在“南亚地区与大国关系”方面,学者集中关注印度的崛起及其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印度的崛起不可逆转且颇具冲击力:它要求在经济规则上拥有制定权,在防务上要深刻影响印度洋及其周边,此外还希望得到“有核国家”的地位。美国逐渐从战略高度来拉拢和扶持印度,2005年的美印核协定透露美国将印度的核武器合法化的意图,也包含美国利用印度牵制中国的考虑,还可能预示着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调整。
从中印美三边关系来看,中国需要注意印度外交政策的两重性:一是坚持现实主义,只要印度的综合国力仍弱于中国,冷战思维和依靠美国就仍然有市场;二是坚持印度国家利益至上,印度对美倾斜并不必然意味其将联美反华,因为:(1)印度营造崛起的环境离不开中国的配合,印度的崛起也不会透过破坏现存国际体系的方式实现,其更可能以渐进、和平、合作方式融入国际社会;(2)美印的国际战略并不完全一致,美国“将亚洲分而治之的战略”与印度“融入亚洲的战略”存在冲突。
在“南亚地区的局势变化”方面,巴基斯坦和尼泊尔倍受关注。有学者认为,巴基斯坦成为反恐的前线和非北约盟国,加入美国的反恐阵营。美国一方面拉拢巴基斯坦,同时又把巴当成有问题、被关注的国家,即美国担心巴方与塔利班藕断丝连、担心巴政府难以管控边境地区局势、还担心巴基斯坦的核技术落到恐怖分子手里。
学者认为,尼泊尔政局处于关键的转折时期。尽管面临美印的压力,2005年2月突变的尼泊尔政局基本上实现和平过渡。尽管王室声望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国王毕竟是印度教主神毗湿奴的化身,加上政局变化以来尼社会治安状况稍微改善,国王也试图努力打击腐败和平定国内的反政府武装,所以民众在观望中抱有一定的期待。中尼关系未受尼政局更迭的影响,尼泊尔正式关闭达赖喇嘛驻尼办事处,有利于中尼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本届年会还出现如下值得注意的新观点:(1)应重新审视印度的民主制度,印度摸索出符合其国情的民主制度值得尊重。(2)中印应在国际能源竞标中加强合作,防止恶性竞争。(3)南亚研究应当深入到人、政党和民间的层面。(4)印度近两年来制造业发展迅速,表现出由资本技术密集型先导来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大型跨国公司的介入、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相结合等三个特征。对此中国制造业界理应警醒,需找新的经济增长点。